
1 月 21 日,一场属于越剧爱好者自己的盛会——2018 越迷 春晚在浙江胜利剧院隆重开演,来自江浙两地的越剧爱好者齐聚 一堂,共飨越音。这台在全国首次举办的越迷春晚,由中波 954 《戏坛金三角》栏目牵头策划,省文化厅主办,中波 954《戏坛 金三角》栏目、浙江昶乐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浙江胜利剧院《周 末戏剧金舞台》联合举办。这也是《戏坛金三角》开播 25 年来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促进戏曲事业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自 1993 年开播以来,《戏坛金三角》以节目为依托,通过组织成立越剧 社、举办越迷票友大赛和名家演唱会、开办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 式,推动了越剧文化在长三角地区乃至海外的传播普及,同时也 将中波 954 的影响力扩大到省内外,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一、专注越剧,精心打造戏曲节目品牌 作为集团成立最早的广播频率,几十年来,中波 954 积累了 大批中老年听众,2015 年更是提出全新营销口号“您的老朋友 广播”,专业锁定中老年人群。满足中老年听众对越剧的需求, 2 是《戏坛金三角》节目推出的初衷和始终坚持的方向。发挥广播 传播迅速、收听便捷的优势,《戏坛金三角》每天一个小时(周 日一个半小时)的播出吸引了大批江浙沪地区的越剧爱好者,成 为这一地区的品牌戏曲栏目。而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更是为节 目插上翱翔的翅膀,网络播出平台甚至将《戏坛金三角》的影响 力扩大到了海外华人圈。以节目为依托,中波 954 先后举办了“越 剧进杭 90 年演唱大赛”“首届网络越剧票友大赛”“越剧戏迷 状元闯天关大赛”“越剧好声音大赛”等多项赛事,参与者众多 影响广泛。而越•聚•风——群英荟萃“戏迷社团展演”“喜迎 G20 越剧唱起来——名家名票演唱会”等活动更是受到全国甚至海外 越迷的追捧和好评,其中“喜迎 G20 越剧唱起来——名家名票 演唱会”还吸引了意大利等海外华侨的资助和参演。25 年来, 先后有一百余位艺术家参与节目和活动,栏目还与海内外近百个 戏迷团体建立了友好关系。
二、植根传统,多种形式传承越剧文化 越剧受“气聚山川之秀,景开图画之奇”的自然环境熏陶, 形成了与北方文化截然不同的传统、气质和氛围,不仅成为江南 文化的代表之一,更成长为全国的第二大剧种,《戏坛金三角》 正是植根于这样的传统文化土壤之中。一方面,优秀的传统文化 为节目夯实了听众基础,另一方面,节目以多种形式促进越剧文 化的传承。多年来,《戏坛金三角》栏目组借助越剧院团的力量, 帮助杭州各大高校成立越剧社,如浙江工业大学萤星戏社、浙江 传媒学院戏中缘剧社等,扩大了越剧在年轻人中的影响力;早在 CD 还很稀缺的年代,《戏坛金三角》就为不同年龄不同水准的 爱好者策划录制了《情结戏缘》CD,由浙江越剧音乐名家进行作 曲、配器和伴奏,演唱音调因人而设,便于学唱;同时,还通过 3 开设《名家教唱》专栏、举办名师带徒、师徒同台演唱会等活动, 提高戏迷票友的演唱水平和文化底蕴。
三、与时俱进,创新推动越剧文化发展 作为传统戏曲文化,越剧的发展受到各种新兴文化的冲击和 影响,《戏坛金三角》始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节目活动内容, 推动越剧文化的发展。90 年代初,栏目组就已经开始举办戏剧 名家见面会、越剧名家和爱好者联谊会。很多人还不知道 QQ 为 何物,《戏坛金三角》已经有了 500 人的 QQ 群,并与播视网联 手打造网络戏曲空间。2012 年的第二季“越•聚•风”——“越剧 好声音”活动中,栏目组创新引入当时流行的导师制,为传统的 越剧艺术注入现代时尚元素。微信一上线,节目就组建了 500 人 的微信群;公众平台甫一出现,中波 954 就以《戏坛金三角》为 基础推出公众号“中华越剧戏迷联盟”,至今已有粉丝近 15 万 人,被名家和戏迷誉为“中华越剧第一号”。2018 年 1 月 21 日 晚举办的越迷春晚,更是全国首次。不仅演出阵容强大,来自江 浙两地的演职人员达 150 多人,而且演出形式新颖:京剧《天女 散花》和越剧《孟丽君〃游上林》被巧妙嫁接,《盘夫〃官人好 比天上月》同时以越歌和正宗越剧金派呈现,《穆桂英挂帅》史 无前例使用了 4 个大鼓,全国有名的西湖湖滨一公园越剧角情景 再现,一大批一公园戏迷出现在电子屏上,经典名段音配像、少 儿越剧、流派联唱等各种表演形式,使得整场演出精彩叠出,高 潮叠起。越迷春晚还在“中华越剧戏迷联盟”上进行了同步网络 直播,近 4 万海内外戏迷点击观看。搭建戏迷交流平台,弘扬优 秀传统文化。杭州人民广播电台中波 954(您的老朋友广播)《戏 坛金三角》,精彩正在路上。
(中波 954 夏晓丹)